倒春寒防病要诀有哪些

倒春寒防病要诀有哪些

倒春寒是指季节已经进入春天,本来已经回暖的大地在一夜之间或者短时间内突然气温特别低,堪比冬天,倒春寒由此得名。倒春寒到来气温忽冷忽热,让人们猝不及防,人们要做好倒春寒保暖工作,那么倒春寒防病要诀有哪些?倒春寒如何保持健康?

1、倒春寒防病要诀

1、呼吸内科:春季感冒、哮喘发威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朱晓莉: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 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 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专家支招: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2、消化内科:倒春寒,老胃病易发作

消化科主任医师陆枫林: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专家支招:近来接诊的很多患者都是受凉后“老胃病”发作,所以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 凉。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3、心内科:气温骤降,心脏很受伤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人明显增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 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寒冷时,应减少户外活动,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 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专家支招: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4、神经内科:初春时节脑梗挺可怕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郭怡菁: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 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 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的重要原因。

专家支招: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2、倒春寒养生妙招

1、脚底保暖,增强生理期抵抗力

你是否春天一到就想早早穿上漂亮的单鞋,即使在最怕冷的生理期也不例外?但中医认为人的脚底不能受凉,因为脚底脂肪少,而且许多穴位与人的内脏相对应,脚部受凉就会引起许多脏腑不适。倒春寒时,记得在家时或沐浴后不要穿凉拖哦,特别是生理期期间要各位注意保暖,尽量到晚春时节再换上单鞋,平时要注意脚底锻炼。

2、脚底锻炼法

睡前两小时,在家或者户外,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20分钟以上。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时间不要太长。睡前用热水洗脚,擦干,用双手对双脚脚底进行揉、拍、打,效果会更好。

3、来点慢节奏运动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好不容易可以走出户外啦!但要注意,不能进行激烈运动,否则会使经过冬天严酷气候而变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损,而且出汗过多,毛孔开放,容易受到风寒侵袭而诱发感冒。应该选择轻柔缓和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走、慢跑、踏青、放风筝等等。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运动时着衣要适中,鞋子要轻便柔软;运动后要及时擦汗、换衣,这样才不会受伤、着凉。

4、每天3次开窗通风

虽然天气转暖了,但倒春寒还是会让不少人为了暖和而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不注意换气,这样特别容易滋生细菌、病菌,白天应该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清新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

小提醒:开窗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一天3~4次;不能盲目依赖熏香、臭氧空气过滤器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阴天和每天10点以前不宜多开窗,空气中浮尘多,空气质量不好。

5、晚睡早起,流感远离我

倒春寒这种冷暖空气相互交换的天气变化,导致气温多次降落、回升,有利于各种细菌、病菌的繁殖,而且春天风多且大,人体吸入细菌、病菌的几率也增大了。因此,春天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因为人的休息和睡眠会直接影响抵抗力水平。但并不是睡眠越多越好,一般以7.5?8.5个小时为宜。而且春季提倡晚睡早起,养生要顺天然,春天白天变长,夜晚变短,人的睡眠时间也要随之变化才能养阳气。注意哦,这里的“晚”是指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早”是指早上6点左右起床。

小提醒:倒春寒期间睡觉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被子,最好仍沿用冬天的羽绒被,既保暖、轻薄,又透气、排汗。

6、太阳没出来,不要做运动

春天锻炼要在日出后进行。天色没有大亮时最好别运动,特别是不要到有绿色植物的地方运动!因为春天早上雾气重,碰上倒春寒,温度会很低,春天细菌很活跃,太阳没出来之前弥漫在空中,加上粉尘等空气污染,不适合锻炼。还有,夜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多,天没亮时,在植物旁边运动的话,身体会摄入大量二氧化碳,对身体不利。太阳出来以后,阳光有杀菌的功能,而且还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更多氧气,对心肺调节非常有帮助。

7、乍暖还寒,“春捂”不能太过分!

中医提倡“春捂秋冻”,不要因为天气转暖就马上脱掉冬服。因为冬天人们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功能与冬季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便减少衣服会破坏这种平衡。一旦气温下降身体的抵抗力就下降,会引发各种疾病。

春季脱衣服要遵循递减原则,如果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身体不能完全适应早晚与体外温度,很容易生病;可选择洗澡后递减衣服,因为洗澡产生的热气能够让人体较快地适应外界的温度,起到过渡作用;“春捂”不能一味多穿,“捂过渡”会把热气积在体内,散不出来,伤了五脏六腑,捂出病来;春捂还提倡“上薄下厚”,因为人体下部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更易受寒冷侵袭。

8、瑜伽舒展式,让压力无影踪

瑜伽舒展式能够让肩、颈、背、四肢等舒展开来,这样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和压抑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坚持练习的话,在这个温差甚大的春季,你就不会再被倒春寒打倒!

9、手臂伸展式

盘腿坐在地面,左脚脚背置于右膝盖上方,手指交叉,手臂伸直举过头顶,手心朝上,打开肩膀与胸部。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些流行疾病容易爆发的季节。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过敏 发物要忌口口罩随身带 春天的大自然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危机四伏,户外的花粉、杨絮,室内飞扬的尘螨,都可能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导致的喘不上气,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子发痒、鼻塞、连续打喷嚏等症状,让患者痛苦不堪。 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杨刚博士提醒,要健康地享受春天的美丽,在饮食上要远离过敏原,少吃或干脆不吃鱼、虾、蟹、羊肉等腥发之物,以及葱、姜、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朱娅玲还提醒,过敏体质及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患者可以考虑提前预防性用药,如使用喷雾剂或服用抗过敏药。春天里应尽量少到鲜花盛开的地方,避免接触到花粉。出门最好戴上纱巾,避免接触到柳絮或杨絮。有风的天气出门最好戴口罩,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如有沙尘、浮尘或阴霾天气)最好不要出门,出门也要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早晨或者雨后空气比较好的时候。 关键词:日光性皮炎 春光无限好小心晒伤人 春光明媚,加上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到户外晒太阳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有些人却无福消受,因为他们可能晒出日光性皮炎。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元文指出,春天里虽然紫外线不如夏天那样伤人,但受到阳光中较强的中波紫外线影响,有的人如果不注意防晒,就很可能被紫外线晒伤,被晒过的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还会感到瘙痒,这就是日光性皮炎。 此外,杨刚指出,北京春天的干燥空气还容易让人患上干性皮肤病,感觉皮肤发干发痒,用上护肤品后皮肤还会呈现干燥红肿现象。 长时间户外活动后,如果肌肤发红,最好用冷水敷洗暴露部位。一旦出现了面部皮肤发红、发痒、起疹子等问题,不要盲目涂药,应到皮肤科就诊。 关键词:呼吸性疾病 倒春寒来袭感冒正猖狂 虽然有古语形容春风为“吹面不寒杨柳风”,但北京的春天依然不时有冷空气来捣乱,天气忽冷忽热。而大多数人刚刚在温暖的室内度过冬天,身体还不能对冷热变化做出正确反应,抵抗力较低,这就给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创造了肆虐的机会。 因此春天一直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季节,而老人和孩子则是主要的“受害群体”。以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为例,往往起病较急,早期会感觉咽部干痒或有灼热感,打喷嚏、鼻塞、咳嗽、嗓子疼等。对于老人来说,如果感冒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肺炎、心肌炎等,或是加重老人原有的慢性病。 要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杨刚博士提醒人们,春天里最好多吃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生姜、大蒜、牛肉等温性食物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是有用的。而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不但可以抗感染,还能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必要的,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如果已经感冒,可以服用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银翘片等。 关键词:痢疾 腹泻高发期严把入口关 春天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每年的4到10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这和春天气温上升、细菌更容易滋生、人们不够重视饮食卫生有关。 痢疾一般5月起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8月达到顶峰。而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率也较高。由于发病人数增多,北京市已经连续多年从4月起就在各大医院开设专门的肠道门诊。 所谓病从口入,因此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而吃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在储存、加工过程中要分开。此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一旦出现腹泻,不论轻重都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北京市卫生局提醒,反复腹泻两天以上,伴有严重腹痛、高烧、呕吐症状,出现黏液血便,严重水样腹泻,伴有严重口渴、少尿、皮肤干燥起皱等脱水症状的患者,更应尽快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 另外专家还提醒,有些腹泻病人为了减少腹泻而不吃饭、不喝水,这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食用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适当补充糖盐水。 关键词:红眼病 眼睛干痒痛别用手来揉 老百姓经常说的“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同仁医院眼科博士熊瑛告诉记者,急性结膜炎高发季节是炎热的夏季,不过随着春季气温升高,发病率就开始上升。 该病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经常在一些单位集中爆发,如学校等。患者往往表现为眼睑浮肿,结膜充血和水肿,眼屎多,有的早晨起床时因为眼屎太多甚至睁不开眼睛,还有的人感觉眼睛有刺痛、怕光、流泪,严重的可能影响视力。 要预防红眼病,首先就要讲卫生,要经常洗手,尤其是从外面回到家里后一定要先洗手;平常也不要用手揉眼睛。其次,擦脸的毛巾要经常用肥皂洗涤后晒干,要挂在通风处,保持干燥。洗脸池、脸盆等也要保持清洁。到公共游泳池最好戴泳镜,游泳后一定要淋浴。得了红眼病后不要到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处,洗澡最好淋浴,用流动水洗手,以免传染给别人。 最后医生提醒,如果感到眼睛不适,出现了眼红、眼胀、眼痛、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眼睛痒等情况,最好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己去药店买眼药水。 疫苗早接种就诊须及时 尽管7、8、9月才是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高峰期,但流行性乙脑也是春天常见的传染疾病之一,儿童与老人发病居多。乙脑病毒先通过蚊虫在猪、马、牛等牲畜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 感染乙脑后患者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出现一过性发热,重者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意识障碍甚至呼吸衰竭等情况。轻型病例容易恢复,重型发展迅速。 对乙脑要特别强调预防为主。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张国辉提醒,一般来说,孩子应该在1岁、2岁、6岁时打乙脑疫苗。因此家长最好在7、8、9月乙脑流行高峰到来前就带孩子去接种疫苗。据悉,除7、8、9月份外,北京市全年均可接种乙脑疫苗。一旦发现有乙脑初期症状,如高热、头痛、呕吐、倦怠及嗜睡等,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错过了治疗时机。 关键词:流行性乙脑 生食鱼虾蟹肝炎悄然至 春季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因此也是肝病的多发季节。饮食、饮水不洁,生吃肉类或生猛海鲜,都可能引发急性甲肝和戊肝。 专家指出,防止传染性肝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甲肝和乙肝都有非常有效的疫苗。除了接种疫苗外,还要做好个人卫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杜绝生吃各类生猛海鲜,尤其是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也不要吃不干净的熟食。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于预防传染病也是很必要的。 关键词:传染性肝病 旧病别轻视服药应规律 春季是人体血液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而且气温变化大,因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提防病情加重。 春季气温变化大,对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的健康提出更大挑战,血压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引发心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坚持监测血压。此外,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药师冯文利提醒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春季不要擅自减药、停药,而要遵医嘱坚持正确服药。在运动上不要盲目进行活动量大的体育锻炼,最好咨询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另外,高血压病人在早上7点服降压药效果最好。 由于人们的饮食和多坐少活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高血脂患者人数也不少。和高血压患者在早上服药不同,高血脂患者的最佳服药时间则在晚上,因为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增加的特点。除了药物治疗外,高血脂患者春天最好能够坚持运动,改变静态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在春天首先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此外还要坚持服药,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根据自身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药物。 关键词:慢性病 美丽的春天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却是危机四伏。有资料显示,春季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发季节,精神分裂症的初次发作约1/3到1/2是在春季;而躁狂发作也有约一半是在春季。 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主任闫少校副主任医师指出,随着春天万物复苏,人们的心情也随着天气的变化开始浮动。从寒冷的冬季转变为温暖的春天,温度上升较快,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生化状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进而诱发精神障碍。因此,春季是精神障碍的高发季节。此外,因为光照时间延长,光照强度加大,情绪和性腺功能相对活跃,躁狂发作概率也因此增高。 另外,天气还会影响药物代谢。与其它季节相比,春季时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血药浓度最低,血药浓度降低可能使其达不到治疗作用,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针对春季精神障碍高发的规律,专家提醒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春季最好不要减药。而有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史或高危倾向的人群,一旦出现征兆应及时到精神科进行心理咨询,采取必须的、及时的对症处理,使心理健康地度过疾病的高发季节。 闫少校提醒大家,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问题要尽量保持心态平和。情绪上有问题要多和亲人、朋友沟通,寻求理解和支持,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运动等方式来释放心理压力,不妨多培养一些爱好,不但可以转移注意力,更能缓解压力。 关键词:精神疾病 情绪波动大心态常调整 ◆链接:有助心理健康、情绪平稳的冥思静坐方法: 1.选择安静不易被打扰的房间,坐在舒服的靠背椅上,闭眼,背部挺直,将双脚平放在地上,尽量放松。 2.选择一个对自己不具任何情绪方面意义的词或短语在心中默念,全神贯注在字眼本身上,不要去想它的含义。如果有任何念头和幻象进入脑中,不要去抗拒也不要去注意它。将注意力放在默念的字眼上。 3.每天做两次,每次5分钟,连做一周或是一直做到自己有办法将坏情绪完全排除为止。以后还可以逐渐延长冥思静坐的时间。 关键词:肺部“矽结节” 补充维生素清理呼吸道 今年春天,北京沙尘、浮尘天气依然时而出现。专家指出,比起尘土飞扬的沙尘天气来,更容易被人们轻视的浮尘天气其实更伤肺,在浮尘天气里进入肺部可吸入颗粒物甚至可以沉积在肺泡中形成“矽结节”。而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清理呼吸道。 北京朝阳医院林英翔指出,平时空气里也是有可吸入颗粒物的,不过相对较少,所以人的鼻腔、肺有足够的过滤能力应付。可是面对沙尘,人就招架不住了,因此大多数人在沙尘天气还是比较注意呼吸道防护的。不过,看起来比较“温和”的浮尘天气往往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多数人对此也没有防护意识。然而,浮尘中也悬浮着大量可吸入颗粒,而且其中很多小于两微米,而这样细小的颗粒最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处,并到达肺泡,沉积下来,形成“矽结节”。而这将导致肺部纤维化,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同时,浮尘还会让气道黏膜受损,从而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加重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气肿等。如患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浮尘天气更容易使症状加重,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发生呼吸困难。即使是健康人群,呼吸道受到刺激后也可能出现流涕、流泪、咳嗽、咳痰等刺激症状及结膜炎、皮肤过敏等。 因此专家建议,浮尘天气必须出门的人应戴口罩,还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清理进入呼吸道的可吸入颗粒物,加快体内沙子的排出。 http://www.511511.com/JKPD/RD/SSJK/20090408/136309.shtml

立春时节寒气犹在,人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肾病发作,预防重养肝

“立春”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寒冬即将过去,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渐增多,春季即将来临。我国南方已经鸟语花香,而北方则冰雪依旧。民间有抢春、咬春、踏春、鞭春牛等习俗。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有气象专家提醒,“立春”时节与气候上的春季有很大的差别,人们外出还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并预防“倒春寒”引发疾病发作。从节气上讲,虽然到了立春节气,但是温度没有回暖,还需一段时间,很容易着凉感冒,尤其是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否则感冒容易引起肾病发作。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温度低或是冷暖交替对肾病患者体质状况是个考验,因为感冒等疾病都会引起病情的恶化。尤其是患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很容易导致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转阴的慢性肾病患者,病情再度复发,甚至病情恶化。

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变暖,穿衣服的量会减少,由厚变薄,突然摘下手套、帽子和围巾等,极易伤风感冒。而感冒是诱发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打春以后,冻人不冻水”,地下所反上来的寒气会从足底侵入,再加上风大,貌似天气温暖,但仍然不是减衣服的时候。所以,肾病患者,甚至一些体质较弱的 健康 人要做好“春捂”,防寒保暖不可放松。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 健康 有好处。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摄氏37 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春季哪些因素会诱发肾病?

春天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季节,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乍暖还寒的春天,也是肾病容易复发与加重的季节。这是因为,早晚的温差比较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极易流行与高发。而感冒、流感、扁桃体炎、气管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又与各种肾脏疾病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比如,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多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有关,IgA肾病突然出现肉眼血尿多在感冒发热后72小时内发生,肾病综合征复发或慢性肾炎综合征尿蛋白升高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更容易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肌酐明显升高也与感冒及其它感染有关,尿毒症突然出现加重的心力衰竭多与肺部感染有关,等等。这些复发或加重的肾病,更容易发生在春天这一季节。

肾病原因与哪些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因为某些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关系密切,比如说多囊肾、Alport 综合征,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遗传因素,甚至遗传仅仅起到的是催化剂作用,临床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与遗传关系也非常密切。

2、滥用药物。春冬季很多人容易感冒发烧,多数人不愿去医院就医,而是从就近的药店买药吃。然而因缺乏必要的药理知识,常常发生滥用药物的现象。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过量服用都会对肾带来一定的毒性,比如:中药中的雷公藤、西药中的非甾体抗炎药等等,滥用药物只会让肾功能一点点地消耗殆尽,从而导致肾病的发生。也有一些肾病患者因为擅自服用感冒退烧药等肾毒性药物而导致病情急速进展,进入不可逆的肾衰竭。

3、生活行为方式。不良行为方式也可能导致肾病的发生,比如:憋尿、长期不喝水、不讲卫生、要风度不要温度地受风寒等等,这些小细节和肾病的发生无关。事实上,憋尿、长期不喝水、不卫生习惯等容易导致肾盂肾炎的发生。而长期不喝水容易增大肾结石的风险,长期受寒冷侵袭容易导致感冒、咳嗽,继而因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引起急性肾炎。

4、自身疾病。某些疾病看似与肾病无关,事实上大多关联,比如:乙肝、感冒咳嗽、丹毒、脓疱疮,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等,这些都是肾病的诱因。但很多人在患病之前并不了解,也未能做好预防措施,往往因病情的进展而导致肾病发生后才去就医。

5、自身体质因素。事实上,肾病与自身肥胖及体质类型有关系,如果体重过重,很容易患与肥胖相关性肾病;如寒湿体质的人,长期消化系统功能不良,也容易引发肾病。

6、饮食习惯。饮食过咸、暴饮暴食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肾病的发生。食盐过量容易引发高血压,血压升高损伤血管,影响肾脏血流,从而诱发肾病。过多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导致血液粘稠,废物增多,血流减慢,影响肾脏排泄功能,增加肾脏负担,从而诱发肾病。

预防肾病应养护阳气,从养肝开始

立春节气后,春天逐渐来临,万物都开始生发,“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节气也是 健康 养生 的重要节点,节气 养生 要顺应自然时节,遵循自然规律。

在传统五行学中,春属木,而在中医理论中,肝也属木,具有生长、生发、调达的特点,因此,在立春时节 养生 ,养肝护阳是重点之一,立春 养生 有4点:

1、保暖,上厚下薄护阳气。俗语“春捂秋冻”,立春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都还比较寒冷,想要保护好身体的阳气,首先注意保暖。“春不减衣,秋不戴帽”,主要是指春季里不要着急脱掉棉衣,仍然要注意保暖。立春时节阳气逐渐生发,但阴寒仍然未尽,是阴退阳生,寒去热来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人对寒邪的抵抗力反而不是最佳状态,反而会有所减弱,如果此时衣服减得太快,遭受寒邪入侵的几率就会更高。因此,养护好自身的阳气,适度地增减衣物,做好“春捂”。

因为风邪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的毛孔打开并进入人体,尤其是攻击人体阳气汇聚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侵入人体表面,可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等; 侵入头部,可使人头痛、整天觉得困倦;侵入关节,可引起关节疼痛;侵入肌肉,可引起肌肉疼痛等。因此,保暖防寒很重要。

立春防寒保暖,在穿着方面应该“下厚上薄”,更有助于春阳的生发之势,做好下身的保暖,更利于全身的阳气保护,正如《老老恒言》中所云:“春冻未泮,下身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2、饮食少酸加甘,养护肝脏。中医理论认为,酸性收敛,是入肝经的性味,但如果过多地食用酸味饮食,反而会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在饮食调理方面,少吃酸性的或酸味的食物,可以适量的增加一些辛甘之物。比如:萝卜,虽然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实际上,在立春节气后,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适量多吃一点萝卜不但能够有助于养护肝气,还具有理气、祛痰、止咳等作用,对于春困有改善作用。韭菜也是一种具有辛温发散,补肾益肝作用的好食材,经常地吃点韭菜,有助于人体的阳气生发和畅达。

立春时节的饮食,还可以适量地多吃一些养肝护肝、疏肝理气的食物和药材,例如:白芍、枸杞子等,红枣、花生等,而大枣、山药等具有辛甘养脾作用,煮粥时添加一点。

3、情绪调节,顺应节气,戒怒忌忧。很多人一到春天,特别容易“上火”,不仅仅表现为身体上的咽喉肿痛、目赤烦热等情况,有时候也会表现为心情的烦躁、易发脾气等。这正是春季 养生 的大忌。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肝主情志,怒伤肝,想要养护好肝脏,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立春 养生 应该特别注意避免暴怒情绪和心情抑郁,春季阳气生发,本身就容易出现肝火上亢,情绪激动,爱发脾气等,调节和控制好心情,避免不良情绪对肝脏 健康 的影响,是立春 养生 的重点之一。

首先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少受一些不必要的外物的影响,学会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也要学会多与外界沟通,多参与 社会 活动,走近和亲近大自然,加强运动锻炼,这些都可以调节好心情和情绪。如果烦躁、愤怒、抑郁、焦虑的情绪控制好了,自然就能养护肝肾。

4、合理起居,晚睡早起。据《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在民间有谚语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之后,日照时间开始逐渐变长,在起居方面也应该顺应自然进行适度调节。早睡晚起,更有利于调节气血,令气血舒展畅达,利于阳气的生发。

5、保健护理。(1)常梳头可以起到疏通血管,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既可以防止脱发又能耳聪目明,且有助于降低血压。也能起到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等功效,还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

(2)做保健操。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在肝脏,胆囊,脾脏和胃分别。如果脏腑有旧疾,可能在春季复发。但可以经常做保健操调理:A、一脚或前或后,轻轻踮起脚跟,然后轻轻地脚跟着地,一只脚做几次,然后再另一只脚,做几分钟后,感觉舒服即可。B、两脚张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向外,以感觉身体舒适角度为原则,右手向上,位于耳部,掌心向上,右肩稍向前或向后运动,感觉右肋有热气冲出的程度,如果不是这种感觉可以做同样的动作,几秒钟后,右手放松下垂,所以重复几次,然后换左手重复上述动作。

(约3500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