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下的几种抑郁症类型

中医理论下的几种抑郁症类型

中医理论中认为一般的疾病皆与心脾肝肾有关,而抑郁症大多表现为虚证,因此治疗上需要辩证论治。中医理论下的抑郁症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肝郁脾虚型

主要引起原因在于情志不遂、肝郁抑脾,身体症状为身倦纳呆、全身乏力、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而心理症状为情绪低落、唉声叹气和悲观厌世。

2、气滞血淤型

这种类型的抑郁症由血流不畅、气郁日久和肝失调达有关,表现为思维迟缓、情绪压抑、烦躁不安、面色晦暗,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甚至更严重。

3、脾肾阳虚型

主要引起原因在于久病失养、阳虚阴盛和禀赋素虚,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面色苍白、阳痿遗精、带下清稀等。这种情况下需要补充下元、温养脾肾等。

中医如何治疗抑郁

建议:。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抑郁分几种类型;1.肝郁不舒,中医可疏肝理气。 2.阳气不振,可补阳,补气,振奋阳气即可祛除郁闷之气。 3.思虑过度,伤了脾胃,导致中气不足,可健脾开胃,吃好了,病就好了。 4.忧伤肺,肺主呼吸,伤肺则吐故纳新功能受损,导致气短,气虚,可宣肺健脾,补中益气。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可以影响五脏,五脏有病也可以导致情绪出现问题,所以哪脏有问题导致出现病症,就调理哪脏,釜底抽薪,抑郁自然解决了。
建议: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

焦虑、惊恐和抑郁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

焦虑、惊恐和抑郁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 作者:沈洁 张谦 潘能荣 吴爱勤 何焕荣 梅其一

【摘要】 目的 探讨焦虑、惊恐和抑郁病人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 对85例焦虑、惊恐和抑郁病人同时进行心理学量表测评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惊恐病人以肝郁痰阻型最多,占80.95%;焦虑病人以肝郁痰阻型最多,占52.38%,其次为肝郁气滞型,占38.95%;而抑郁病人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占72.73%(χ2=47.08,P<0.01)。心脾两虚型和肝郁气滞型与肝郁痰阻型相比自责评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F=4.34,P<0.05),肝郁气滞型更明显。在幻想评分上肝郁气滞型较心脾两虚型分数更高(F=2.62,P<0.05)。肝郁痰阻型和肝郁气滞型其心理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趋同性。结论 焦虑和惊恐病人在中医辨证分型上以肝郁痰阻型最多,尤其惊恐病人,其次为肝郁气滞型;而抑郁病人以心脾两虚型为主。
【关键词】 焦虑;抑郁;辨证分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患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病人越来越多,心理因素在疾病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由于这类病人往往较普通人更多地考虑西药的副作用和对西医“精神疾病”病名的忌讳而较多到病名相对模糊的中医科(院)就诊,使得中医科(院)门诊这类病人的就诊率明显高于西医内科,中医科门诊就诊病人中抑郁障碍的构成比可达19.1%[2,3]。本文参考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推荐的方法对焦虑抑郁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类,探讨其特点,以便给予更好的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2~9月,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苏州市广济医院就诊病人共85例,其中男29 例,女56例,平均年龄(45.32±15.46)岁。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中广泛性焦虑症(GAD)与惊恐障碍(PD)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PD病人处于发作期;②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评分;③性别不限,年龄20~70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④经检查血常规正常;⑤无精神分裂症、乙醇和药物依赖史,无脑器质性疾病史,无心、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排除妊娠期和 哺 乳妇女;⑥ 2周内未服用抗抑郁药物;⑦取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方可入组。
  1.2 方法
  1.2.1 中医辨证分型 由苏州市中医院吴门医派名老中医参考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推荐的方法和《中医诊断学》中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所拟定的辨证要点,结合人群体质特点进行分型。 ①肝郁痰阻型:咽中不适、甚至有梗阻感,口中黏腻、胸中窒闷、舌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滑;②心脾两虚型:神倦、食少、面色少华、心悸不寐、舌质淡边有齿痕、脉细;③肝郁气滞型: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闷、胸胁胀痛、痛无定处、 嗳 气、舌苔薄白、脉弦。
  1.2.2 调查内容和方法 受试者均按统一指导语自行完成下列心理评定问卷的测试,对自行填写有困难者,由检查者逐条读出题目并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把问题本身的意义告诉受试者。①一般情况及病史问卷:一般情况问卷收集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社会人口资料;病史问卷收集焦虑症病人的病程、严重程度、治疗情况以及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②HAMD:主要用于评定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20~35分为中度抑郁;8~19分为轻度抑郁;<8分为无抑郁症状。③HAMA:包括14个项目,评定标准为 0~4分,分5级评定。采用全国精神科量表协作组提供的常模,总分分界值为14分。此量表主要用于评定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量表评定时间与中医辨证诊断时间相同。
  1.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ANOV)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中医辨证分型

  惊恐病人以肝郁痰阻型最多,占80.95%;焦虑病人以肝郁痰阻型最多,占52.38%,其次为肝郁气滞型,占38.95%;而抑郁病人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占72.73%(χ2=47.08,P<0.01)。见表1。2.2 不同中医证型病人心理学量表评分

  心脾两虚型、肝郁痰阻型和肝郁气滞型三型间,自责、幻想、内外向、争强好胜感等方面心理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2.31~4.34,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治疗心理疾病有其优势,但在病机、治法和方剂等方面缺乏共识。用精神心理学症状量表对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证型的`病机,指导预防和临床辨证施治[5]。

  本文结果显示,惊恐病人中医辨证分型以肝郁痰阻型最多,占80.95%;焦虑病人以肝郁痰阻型最多,占52.38%,其次为肝郁气滞型,占38.95%;而抑郁病人以心脾两虚型为主,占72.73%。心脾两虚型和肝郁气滞型与肝郁痰阻型相比自责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脾两虚型和肝郁气滞型往往有过多的担心、焦虑和抑郁情绪,尤其肝郁气滞型更明显,并且,在幻想评分上肝郁气滞型较心脾两虚型分数更高,更易激动不安、烦 躁 、好高骛远等,这在祖国医学的分型特点上也可以看出类似的特征。肝郁痰阻型和肝郁气滞型相比幻想、内外向、争强好胜感等方面评分比较接近并且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肝郁痰阻型和肝郁气滞型在某种程度上其心理特征有一定的趋同性,这与表1的结果也是相符的。产生以上差别的原因,我们认为与病人自主神经功能的差异有关,焦虑、惊恐和抑郁病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以迷走神经功能的降低更明显,焦虑、惊恐病人比抑郁病人上述改变更明显;肝郁痰阻型、心脾两虚型和肝郁气滞型焦虑抑郁病人同样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也以迷走神经功能的降低更明显,并且肝郁痰阻型和肝郁气滞型比心脾两虚型焦虑抑郁病人上述改变更明显。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是什么样子的?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虽然肝、脾、心三个脏腑皆有相关,但各有侧重。肝气郁结多与气、血、火相关,而食、湿、痰主要关系于脾,心则多表现为虚证,如心神失养、心血不足、心阴亏虚等,也有一些属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证候。抑郁症初病在气,久病及血,故气滞血瘀的证候在临床上十分多见,抑郁症日久不愈,往往损及脾、肾,造成阳气不振、精神衰退证候。 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现代研究中医的人士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抑郁症应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有的认为应属“脏躁”,还有的认为应属“癫证”、“梅核气”等等。本文将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诊断症状与古医籍文献记载有关“郁证”等病症进行对照,来说明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