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会越刮越虚吗

刮痧会越刮越虚吗

关于刮痧,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 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 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那刮痧会越刮越虚吗?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刮痧会越刮越虚吗?按照要求正确的进行刮痧是不会越刮越虚的,并且适当的进行刮痧还能对身体起到较好的调理作用。

但刮痧的时间和力度都不能过度,特别是本身有气虚症状的人,不然过度刮痧很容易加重疲劳,从而会引起身体不适。

什么情况下需要刮痧?1、有血瘀症状时

刮痧能起到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当体内淤血情况较为严重时,可以通过刮痧的方式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流速度,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湿气过重时

由于刮痧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所以通过对皮肤的刺激能起到疏通经络、加速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这样还能除去体内部分湿气,如果体内湿气过重的话,也可以经常进行一下刮痧。

3、体内热邪过重时

刮痧分为补法和泻法,利用泻法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通过刮痧的方式能将体内的热邪毒气排出,像肺热所引起的咳嗽、大肠内热引起的便秘等热症都能通过刮痧的方式进行调理。

4、风寒感冒时

机体出现风寒感冒症状时也可以适当的进行刮痧,刮痧能促进体内寒气的排出,从而能缓解感冒症状。

刮痧可以刮哪些地方?1、膻中穴增强抵抗力

膻中穴是任脉的主要穴位,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的作用。经常刮拭膻中穴可以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益气扶正,激活胸腺,提高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注意:胸部为心,肺之所在,刮拭膻中穴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所以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人群不宜采用此方法。

2、关元穴补肾固精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效,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经常刮拭关元穴,既可补肾固精,又可清利湿热,闭藏一身之阴精,有利于脑血管,脑神经和泌尿生殖器官健康,预防性机能减退,延缓衰老。

注意:腹部刮痧用力要均衡柔和,过重会让患者感觉不适。

3、内关穴养心安神

内关穴是心包经别出体表沿肩,臂走向指端的一支上的经穴,所以刮拭内关穴可以治疗手臂内侧的疾病。此外,由于心包与心一体相同,心主血脉,又主神明,所以经常刮拭此穴,可以强壮心脏功能,养心安神,预防心悸,胸闷,气短,延缓心脏衰老。

注意:刮拭内关穴注意用力应均匀柔和,不可大力憋气操作,以免诱发心绞痛。

4、合谷穴美容养颜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有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三表,宣通气血之功,又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问题和疾病,刺激合谷都有疗效,所以经常刺激合谷穴,能调理脸部肌肤,改善脸部血液循环,解决青春痘,眼袋,肤质粗糙等诸多问题。

注意:皮肤薄嫩者,应涂少量刮痧油或美容刮痧乳。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在合谷穴刮痧。

5、章门穴滋补五脏

章门穴可以疏肝健脾,强壮五脏,助脾运化,促进五脏贮藏经期,经常刮拭可以预防五脏疾患,促进五脏疾患康复。

注意:腹部刮痧用力要均衡柔和,过重会让患者感到不适。

6、三阴交穴养肝健脾补肾

三阴交穴通达肾,脾,肝三经,经常刮拭三阴交穴,有调和脾胃,调补气血,促进消化,补益肝肾, 增强性功能预防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器官病症的作用。

注意:孕妇的三阴交穴不能受到强烈刺激,最好不要进行刮痧。

7、足三里穴延缓衰老

足三里穴属于调理肠胃,抗衰老的穴位,经常刮拭这个穴位,可以理脾胃,调气血,补虚损,对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尤其是胃经气血不和,刺激足三里都能够进行调整,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改善作用,可以防治各种常见老年病,延缓衰老降临。

注意:皮肤有感染,破溃,痣瘤等,刮拭时应避开;严重的静脉曲张处禁刮;刮痧时力度要适当,流畅而有节奏,忌忽快忽慢,忽轻忽重;刮痧按摩顺序一般按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的顺序进行,先刮拭左脚,后右脚,以受术者感到疼痛且能忍受为度。

8、阳陵泉穴养筋骨利肝胆

阳陵泉位于膝下,是八会穴的筋会穴位,可以舒筋活络,治疗全身有关筋骨的病症,尤其对下肢的麻痹,疼痛,水肿,膝关节屈伸不利等病症效果很好;阳陵泉又是胆经的下合穴,可以疏通肝胆经气血,并且能补益肝气,通过刮痧,可以起到养筋骨,利肝胆的作用,有效缓解气机不通,肝肾亏虚的问题。

注意: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9、涌泉穴强身补肾

涌泉穴是肾经经气最为旺盛之处,因此通过对涌泉穴进行刮痧,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很好的调整治疗作用;又由于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刮拭涌泉穴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的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节律的运动性,从而促进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整个人体的代谢过程,强健体魄。

总结:刮痧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不要随便刮痧!

刮痧的好处和坏处,刮痧的方法!

一、刮痧的作用

1、促进代谢,排出毒素

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试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2、舒筋通络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扰。这是因为人体的“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筋膜、)受损伤时,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出现疼痛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就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从而加重病情;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3、调整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刮痧对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二、刮痧疗法适应症

1.内科病症:

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2.外科病症: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3.儿科病症:

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4.五官科病症:

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5.妇科病症:

痛经、闭经、*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三、刮痧的禁忌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妇者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产。

3、创伤者

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4、有伤口者

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5、皮肤病

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出血倾向者

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7、过度饥饱者

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8、特殊部位禁刮痧

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9、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刮痧会导致阴虚吗?

首先,刮痧是有禁忌症存在的,不可以乱刮,也不可以不理会刮痧的疗法
本来刮痧是很多好处的,第一,它可以治疗很多病症,并且一次见效
其二,它是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净化血液的效果
三 ,可以帮助人体恢复正气。
但是,禁忌症第一条,不可乱刮,一切按照经脉的走向以及穴位来进行刮痧
二,体质阴虚的人不适合用重刮法和泻刮法
体质虚弱的人可以采用平补平泄的手法,并且不可大面积的刮痧,一次不可太长时间
体表出现了红色的痧点以后就要停止刮痧,并且要喝一杯温开水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
三 刮痧后要记得保暖,这是冬天的说法,在夏天的时候要记得刮完以后不要受风,尤其是空调以
及电风扇,禁忌受风。及时的补充水分
四 不可大面积的刮试一个部位,并且要记住,第二次刮痧以前,一定要等到第一次刮痧出的痧
消退以后才能在进行第二次的操作
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体液不足,然后是刮痧的时间比较久,导致的体虚。一定要多注意

刮痧有用啊?刮痧后像被鞭打摧残了一样的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明、清时代,我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