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洋参的禁忌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血生津之功效,通常用于肺虚久咳、口咽干燥、心烦失眠、四肢倦怠、失血气短等症。对肺虚咳血、高血压、心肌营养性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畏火牙痛等症有显著疗效。那吃西洋参有哪些禁忌你知道吗?具体介绍如下!
吃西洋参的禁忌有哪些?西洋参是一种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服用西洋参时有以下几种禁忌:
1、在吃西洋参时不可以同时喝浓茶以及浓咖啡,会影响西洋参的药效;
2、吃西洋参时不可以同时吃萝卜,西洋参是补气的食物,而萝卜是泄气的食物,两种食物是相克的;
3、冬季和秋季不利于服用西洋参。
哪些人不能吃西洋参?1、身体寒冷、怕风、怕冷的患者不要吃,以免使相关症状加重,出现寒战等。
2、女性怀孕期间、月经期间等特殊阶段不能吃西洋参,以免导致体内寒邪留滞,出现血凝、月经异常,对怀孕期间的胎儿没有好处。
3、西洋参性偏寒,食欲不振、长时间腹泻的患者不要吃西洋参,以免损伤胃肠道,导致相关的脾胃功能明显下降。在临床上,西洋参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把握适应证、把握用量才能更好的对身体补益。
吃西洋参有哪些好处?1、增强神经系统功能。在这种保健品当中含有的皂苷可以很好的帮助增强中枢神经,从而帮助达到静心凝神效果,在消除人体疲劳状态和帮助增强人体记忆力等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失眠、记忆力衰退以及老年痴呆症等等问题改善。
2、保护心血管系统。如果经常服用西洋参泡水的话,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达到对抗心律失衡和心肌缺血等等问题,它还能够很好的对抗心肌氧化,在帮助强化心肌收缩功能上所发挥的效果也非常好,如果你有心慌气短问题可以长期通过服用它来帮助改善问题。
3、提升免疫力。它是补气和保健的首选药材之一,在帮助促进血清蛋白合成和骨髓蛋白合成等等方面效果很明显,而且,它还有不错的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等等效果,在对抗癌症方面效果也比较理想。
4、改善血液活力。如果长时间服用它的话,那么,可以帮助达到降低血液凝固效果,在帮助抑制血小板凝聚和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效果也非常好,另外,它还能够促进人体白血球生长,在增加血色素方面效果明显。
5、改善糖尿病。如果长期利用西洋参泡水喝的话,那么,就能够达到不错的帮助降低血糖和调节人体胰岛素分泌效果,另外,它还能够促进人体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在辅助治疗糖尿病方面有一定效果。
西洋参和黄芪哪个补气好?两者皆有补气功效,功能主治上稍有区别。
黄芪为多年草本植物,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西洋参性属寒,有养阴补气、降压、解热作用,西洋参补气养胃、滋阴养阴,主要用于阴虚内热、久病后气虚,烦渴,肺阴虚咳嗽、咯血等。而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为补气升阳药,兼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补气利水消肿,又能补气以托毒生肌。
西洋参市场价格多少?西洋参行情从2017年年初开始持续低迷运行,价格一路下滑。直至近日小批量走势正常,行情持续上升,目前亳州西洋参价格是国产长支10g货价在500-550元之间不等,短支10g货价在600-650元之间不等,半软支大片1.8-2.0的货价在900元左右,软支大片1.8-2.0的货价在1100-1200元左右;进口货价格坚挺运行,长支10g货价在900-950元左右,短支10g货价在1000-1100元左右,大片1.8-2.0的货价在1100元左右。
怎么吃西洋参?1、煮服法: 将西洋参切片,取3克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10分钟左右,趁早饭前空腹,将参片与参汤一起服下。
2、炖服法: 将西洋参切片,每日取2~5克放入瓷碗中,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碗口加盖,再将基置于锅内,隔水蒸炖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3、蒸服法: 将西洋参用小火烘干,研成细末,每次取5克,用1个鸡蛋拌入,蒸熟后服用。
4、含化法: 将西洋参放在砂锅内用水蒸一下,使其软化,再切成薄片,放在干净的小玻璃瓶内或小磁瓶内,每日早饭前和晚饭后各含服2-4片,细细咀嚼咽下。
5、西洋参菊花茶:西洋参切片或参须3克,菊花0.5克,沸水冲饮。具有滋阴生津,清热明目之功效。
6、西洋参麦冬茶:西洋参切片或参须或段3克,麦冬1克,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炖煮约1小时,饮汁。可增强西洋参之滋阴生津润肺功效。
7、西洋参蜜枣茶:将西洋参切片或参须或段10克,放入闷锅炖,待水沸后将蜜枣放入,用中火煲约1小时,即可。喜冷饮者可将之放入冰箱作冷饮用。这是一式甜茶,能平肝火,清肠热,老少皆宜。
8、西洋参蜂蜜汤:取西洋参切片或参须10克,加水文火炖煮,直至有参味,凉后倒出参汤,加蜂蜜50克、冰糖200克调服,并可放入冰箱,随时取食。本品可祛火、防暑、清肠胃之火。
总结:西洋参属于药材类的东西,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使吃它有千百种好处,但也需要提前了解清楚是否适合自己吃,否则引起身体不舒服就得不偿失了。
喝西洋参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不能喝浓茶和咖啡一起服用
服用的同时不能喝浓茶,因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必须在服用西洋参2~3日后才能喝茶,也最好不要喝咖啡,咖啡对西洋参的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2、不能和萝卜一起服用
西洋参为补气(温补元气),白萝卜是泄气的(清热解毒,清凉等作用),两种食物自相矛盾,不但从营养的角度来讲不能吃,而且这两种食物是相克的,容易起过敏反应甚至中毒。
而且从中医的药理上来说,白萝卜不光不能和西洋参一起吃,和许多补品都相克,有点时候生病吃白萝卜也会大大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或者发水泡的时候。
3、 警惕不良反应
有的人服西洋参后,会出现畏寒、体温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也有的会发生痛经和经期延迟;还有的会发生过敏反应,上下肢呈现散在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痒异常,停药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消退。
4、咳嗽有痰、水肿停止服用
中医认为,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如果身体有热症,比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
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肿等状态时,就应避免服用西洋参,否则就会加重病情。另外,“非虚勿补”。如果身体并无不适,不宜经常服用西洋参含片。
5、要考虑季节性服用
西洋参不利于湿症,服用时还要考虑季节性。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适合服用西洋参,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而秋、冬季节更适宜服用人参。
6、食欲不振、腹痛、拉肚子停止服用
有些人在服用之后会出现不良的情况,例如食欲不振、腹痛、拉肚子以及体温下降等等情况,有些女性还会出现痛经以及月经延期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停药,等身体恢复之后根据身体状况再决定。
扩展资料:
使用西洋参注意事项
西洋参毕竟是补气的,如果不是虚症也不主张说普罗大众都来吃。主要还是针对有气虚阴虚证的患者,像是常有口干咽燥、抽烟多、熬夜多等这种就比较适合;如果是有实证、有湿热表现的或者是肚子不舒服的、有食滞症状的或者是阴虚阳亢等热象很明显的、痰黄的那种症状者也不是很适合。
平时使用西洋参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跟茶,尤其是浓茶一起喝,因为茶里有很多鞣酸,会解西洋参的有效成分,还有一般来说,我们吃参类比如人参、西洋参也好都不要吃萝卜,尤其是白萝卜,它会解药性,而且会有相克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西洋参6大禁忌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西洋参能补气 注意使用禁忌
西洋参泡水喝的五大禁忌是什么?
西洋参泡水喝的禁忌:
1、西洋参服不能用过量,西洋参服用过量,会给人带来心情兴奋、烦躁忧虑、失眠,出现人格丧失或精神错乱等类似皮质类固醇中枢神经兴奋和刺激症状,还有头痛眩晕等。不过只有非常少的人在正常服用下有不良反应,人参是好东西,但是不要乱吃和多吃。
2、西洋参属于凉药,宜补气养阴。如果身体有热症,诸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肿等症状,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参类补品,以免病情加重。
3、如果身体并无不适,不宜经常服用西洋参。西洋参不利于湿症,服用时还要考虑季节性。春天和夏天气候偏干,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而秋冬季节则更适宜服用人参。
4、西洋参含片最好不要与浓茶或咖啡一起服用,以免减轻功效;一定要多喝水;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5、一些胃寒湿者也不宜服用。
扩展资料: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
2、保护心血管系统
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参,疗效显着。
西洋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
3、提高免疫力
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
4、促进血液活力
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增加血色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人民网-西洋参的副作用
吃西洋参有啥忌讳
西洋参补益保健功效确实较好,毒副作用,不良反应也较少,但不是只有益而无弊。
服用西洋参的注意事项如下:
(1)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就是说人因虚损才需要补益。青壮年体健素无虚损,无需经常服用西洋参,不然可引起脏腑失调,阴阳失衡。婴幼儿应慎用,应听医嘱。
(2)脾胃有实热,或正在呕吐、呕血患者不宜用西洋参;食谷不化,大便溏泄者也不宜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3)新感外邪,正在高烧咽干,属实证者不宜用西洋参。
(4)心肾不交,阴虚火旺所致之心神不宁失眠多梦患者不宜用西洋参。
(5)西洋参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夹同用。
(6)西洋参忌用铁器直火加热烧烤炸炒法加工炮制。